稳产增产,科技是关键。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眼下正值水稻育秧的关键时期,2月中旬以来,广西玉林市兴业县依托水稻产业中心,全面推广工厂化水稻育秧技术,助力农户春耕春播,为2023年粮食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工人观察育秧生产线运行情况(央广网发 何少凤 摄)
(相关资料图)
2月20日,在广西兴业县永润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育秧中心大棚里,工人们在育秧播种流水线旁忙碌,一盘盘播种好的育秧盘成品在生产线上“诞生”后,被工人放进温室里进行催芽,大棚里呈现一派繁忙的春播生产景象。
工人将生产线上的育秧盘摆放整齐(央广网发 何少凤 摄)
“我们的工厂化机械育秧一个小时可以出800盘秧盘,不仅节省成本,而且可以缩短育秧周期。目前,我们已经接到超6000亩的育秧订单了,有不少育秧订单还是来自周边的县市。”兴业县永润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莫春妮说。
兴业县组织种粮大户参加农机化技术推广培训班(央广网发 何少凤 摄)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作为农业大县,近年来,兴业县大力实施科技强农、数字赋能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培育了一批能承接水稻生产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的农机化服务组织,推进了水稻生产育秧、插秧、收割的全程机械化,有效推动了当地发展粮食生产和规模经营。2022年7月开始,兴业县还大力推进县级区域性水稻产业中心建设,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县农户发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农技人员观察秧苗生长情况(央广网发 何少凤 摄)
“和传统育秧相比,工厂化水稻育秧周期从原先的25天缩短到15天左右,更有利于抢抓好农时,而且能节省约60%的土地以及90%的人工劳动力。”兴业县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姚文全说。
工作人员在大棚里铺放育秧盘(央广网发 何少凤 摄)
春光不负,农时不误。2023年,兴业县计划种植水稻约54万亩。为做好今年早稻生产工作,兴业县在大力推广工厂化育秧技术运用的同时,还组建农机技术便民服务队、举办农机化技术推广和农机维修维护培训班、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等,引导农民购买适用的农业机械、运用先进农机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全年粮食增产保收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兴业县各项春耕春播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
工作人员在大棚里铺放育秧盘(央广网发 何少凤 摄)
“中央一号文件出台,释放了很多有关农业方面的信息,这让我们种田大户的信心更足了。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我相信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兴业县葵阳镇旧县村种粮大户吴勇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