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天水古城内,一处建于明清时期的文保院落,原本是庭院宽敞、青砖黛瓦、雕梁画栋的中式古建风貌,现在院中、台明却被木板覆盖,整体风格局促,颜色布局浅淡,西厢房外还加盖了两间日式小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如今成了一家具有明显日式风格的餐厅,已看不到中式古建风貌,让游客看着叹气。此事一经发出,也是引起了广大网友的议论。
主播点评:文物活化利用不能利字当头
甘肃天水拥有西北地区现存规模较大和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居民院落群,为了抢救这些古建筑,天水市从2015年至2021年拨付的保护资金就超过8.88亿元。就这点来说,我们也不能说当地不重视文物保护。有人可能会问了,之所以花费巨额资金修缮古城,不就是为了保护当地历史文化遗存,发展旅游产业,增加经济收入吗?没错,但首先需要明白一点,文物活化利用不能利字当头。据报道,为了追求效益,吸引客流,不少商家肆意破坏古建结构,如此任性破坏,哪还有对文物古建的敬畏之心呢?
主播点评:监管部门不能当“甩手掌柜”
文保院落商业化出现如此乱象,一方面是经营单位和商家过度追求利益,缺乏应有的文物保护意识;更核心的是监管部门没有尽到主体责任。当地旅游局 授予企业文保单位特许经营权,是为了搞活经济,但不意味着监管部门可以当甩手掌柜。而据调查显示,古城内很多文保院落的申报材料和目前的实际经营业态并不相符,“改头换面”的经营均是未批先设、未批先修,那这岂不都是违法建设吗?管理部门不能一问三不知,全是糊涂账,更不能以没有收到报批手续为由,推卸责任。
主播点评:古建开发利用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文保院落能不能商业化?答案是肯定的。充分活化利用,能让文物焕发出新的活力,不仅是对古建的一次解救,也是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一项有益举措。反观事件本身,天水古城是当地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发展经济的文化招牌,靠文保吃饭必然不能砸文保的牌子。古建开发利用必须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否则便是竭泽而渔。也希望监管部门能落实责任,在保护与利用之间找到那个平衡点。
主持人:孙宇坤
编辑:魏然
责编:宋旸